第八版
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共振 合力發展智慧城市

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穩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始終占據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后疫情時代,百廢待興柔力恢復經濟之時,國家工信部透露信息,下一步將“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助力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水利、智慧城市等建設發展,構筑融合發展堅實支撐。
新語境下的基礎設施建設,正是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產物各顯神通、集成應用的大舞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在固有存在的物理產物與數字世界的融合,新基建不僅僅是建設大量有形項目,重點是通過信息科技手段賦能,在冰冷沒有生命的基礎設施上加持信息、數據、網絡與算法等新要素,使之與傳統城市舊有基礎設施有機結合,軟硬件保駕護航,釋放新的動能。新基建、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的關系可謂是相互作用、相互映射。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建筑基石,數字經濟是智慧城市的表現點之一,反推之,智慧城市是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數字經濟是新基建的戰略布局點。
基礎建設注入數字經濟進行數字化,歸根結底是以提高工程效率和降低成本為核心的,我們普遍提及的綠色建造、節能減耗主要通過數字化賦能原料管理精細化、建造排程高效化實現;在場景方面,借助BIM技術軟件及各類物聯網機器人設備對工地進行智能升級是大多數建筑企業關注的重點。建筑企業擁有ESG(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體系、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生產線、BIM/數字孿生及智慧工地5大抓手,為舊基建提升改造、為新基建開啟生命,這五大抓手自成一個系統,打造了數字經濟新引擎。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浪潮信息聯合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計算力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關,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計算力指數有望成為衡量數字時代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指標。結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軟所副所長蒲松濤的觀點,我認為新基建以“信息網絡為切入口、數字平臺為系統支撐、數據融通為核心、智能應用為關鍵、輕量服務為特點”,重點面向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發展需求,融合應用信息技術,全面支撐各領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和增長動力轉換,強調融合賦能。
新基建與數字經濟共同作用力,通過綠色建筑、智能建筑、智慧交通等切入口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方面注入新理念新模式。2022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中指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智慧化轉型發展。隨著數字經濟在新基建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智慧城市作為數字經濟的首要應用場景,也將成為新基建的首要服務對象?!斑\用信息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總書記這個論斷為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指明了科技方向。在原有城市信息化建設成果中,將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進行融合,集成大量系統,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市政工程建設行業已呈現出從快速增長到穩定發展、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結構創新化等全新特征,軌道交通、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綠色照明工程、景觀設計等新興概念成為全新增長點,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投資也持續擴大。如何融合賦能?創建利于工程項目推進智能建造的體制與機制,明確政府、行業與企業協同推進發展時的角色分工與職責;同時,注重科技研發工作,科技先行、持續投入、科技攻關,加速機器人研制,重視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底層做好操作系統支撐、頂層做好智能設計,以落地實效見真知。
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16個試點城市開展首批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濟南市位列其中。為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濟南市政府成立了“濟南市‘新城建’試點建設及產業鏈發展工作專班”,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新城建”經濟指標。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也就“新城建”工作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工作任務。集團層面也將理念、政策、工作任務吃透并實際應用真實落地,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引入了數字化管理平臺深度應用,提升業務效率、防范安全隱患,拉近了項企距離,在數字化趨勢下,鏈接項目,打破數據孤島,輔助企業決策;集團自主研發智慧工地和智慧水務系統及智能設備,規范作業行為、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人材消耗,為企業降本增效;集團科技公司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為集團主業服務,并推動成果落地轉化,進行市場化運作,獲得經濟效益。同時,集團努力提升工程項目數字化管理水平,制定集團在建工程項目“三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經濟指標調查表,實時動態掌握集團層面應用“三化”情況及降本增資數值,利于集團決策部署。
注入信息數字化的新基建賦予城市新的生命,讓城市學會了思考,增長了智慧,智能城市成為新基建的融合平臺,為新基建造就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生態。智慧城市在物理世界上加入一個數字層,用數字技術實現原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實現產業躍遷,拔擢經濟指標,形成成熟的數字經濟循環圈。
近期,中央多次提出“綠色智能”新基建。智慧城市要解決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讓“新基建”更綠色,考慮智能城市數字化與低碳化相結合、經濟刺激與可持續目標有機結合,成為未來智慧城市新基建的一項重要課題。
(匯成名智科技公司 劉鋒 鄭珊珊)